第(2/3)页 见张飞陷入沉思,关羽继续道:“主公说,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,十可以对百,百可以对千,千可以对万,万可以克天下。经过严酷训练的最理想的士兵便可以不顾生死,直面潮水般涌来之敌。” 张飞点点头,道:“原来如此”,随即,看着高台上郭斌的身影,道:“为何主公小小年纪,竟懂得这许多道理?更难得的是一身武功如此出神入化,俺老张这个年纪时却是办不到的。”在张飞的眼中,高强的武艺比长远的见识更令人佩服。 关羽看着郭斌的身影,目露崇敬,道:“翼德,主公之才,当为天授,非人为也。” 张飞亦看着训练的士兵们,缓缓点头。 这些新招的士兵心中是会有疑惑的,不是说好的要去幽州收购皮货的么?怎么在这里练起走路来了?不过他们中大多数人还都拖家带口,若是去幽州,显然不能带上老弱妇孺上路,况且天寒地冻的,去幽州自然并非什么好差事。因此,既然上头不提,他们庆幸还来不及,哪里会费力不讨好地去提醒呢? 越骑营是专业的弓骑兵营,所幸军营的马厩中三百多匹上好战马并未像营中先前的士兵一般腐~败变质。 可是就看七百人编制的越骑营中竟只有三百匹战马,便可以看出东汉官府的马厩较之西汉极大的衰落了。在西汉,经过自高祖起几代皇帝的不懈努力,到武帝时,厩马已达到了四十万匹。 然而,养马的费用是巨大的,几十万匹厩马对国家财政所产生的压力亦是无与伦比的。 《盐铁论·散不足篇》记载道:“夫一马伏枥,当中家六口之食”。或者是因为庞大的厩马数量对国家财政产生的巨大压力,东汉时期,官方马厩数量大大减少。 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》记载:“旧有六厩,中兴省约,但置一厩。”又有“牧师苑,分在河西六郡中,中兴皆省,唯汉阳有流马苑。”汉和帝永元五年(93年),“诏有司省内外厩马及凉州诸苑马”。 由此可以看出,东汉政府是有意识地裁撤官有马苑的。然而天下一旦有战争,也不能没有马匹。因此,政府十分赞同私人养马,甚至以免除兵役来鼓励此事。文帝时,“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,复卒三人。” 东汉的私马养殖极为兴盛,以至社会上出现一种喜马尚车的风俗。东汉王符在《浮侈篇》中形容为:“牛马车舆,填塞道野”。 因此,官厩中的战马数量极为有限,以致拱卫京师的骑兵数量亦极为稀少。如今越骑营中竟然有三百多匹战马,已经让担心马匹不足的郭斌庆幸不已了。 并州与冀州均靠近产马地,其人多会骑马。此次所招募的流民便是侧重于这两地之人。关羽所挑选出来的一千名士卒之中,竟有八百多人会骑马,或者有过骑马经验。郭斌并非要他们立刻成为精擅骑射的越骑营精锐,只是要他们可以骑在马上快速移动,然后到了战场再下马作战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