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章 终有一别-《白马照红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裴凉凑到她耳边:“恨死你了!”

    夭娘咯咯直笑,一脸得意:“我可不管你难不难受,反正我心里舒坦就行。”

    “萍水相逢,我又不是自做多情之人,难受什么。”裴凉淡然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嘴上越说的不在乎,心里就越在乎!”夭娘双手抱肩道。

    裴凉不说话了,不是无言以对,而是懒得说。

    “哼,被我说中了,那么一个端庄秀美的大美人,一边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,一边口口声声要报答裴公子救命之恩,我不信你不心动?”

    夭娘刚说完,像是一下又想到了什么,使劲拧了一下裴凉的胳膊:“姓裴的!我才发现!你是不是专挑年轻貌美的女子相救啊!到底安的什么心?”

    裴凉微微一笑,还未答话,迎面一支队伍快马加鞭而来,一路扬起的烟尘高达数米。

    夭娘连忙捂住口鼻,裴凉主动策马让道,队伍领头的一个蓝衣少年不经意间瞥了马上男女一眼,眼睛突然睁得又圆又大。

    同一时间,裴凉也明显感到夭娘的身躯颤抖了一下。

    马队匆匆错身而过,裴凉转头看了一眼,这些人的装扮一看就是成都城的达官显贵,有人背后还挎着刀,显然是侍卫之流。

    “他们很可能是去接应那辆马车的。”裴凉说出了自己的判断。

    夭娘有些魂不守舍地嗯了一声,没有再说话。

    成都是蜀中大地最富饶雄伟,也是戒备最森严的一座城池。

    城门处负责盘查的士兵和官差很多,进出的百姓都要查验一下黄色的文牒。

    裴凉和夭娘没有这东西,只能硬着头皮试一试。

    由于二人实在太显眼,刚上前就被士兵拦下了。

    一个长官打扮的人看这一男一女长相气度属实不凡,也不敢轻易得罪,客客气气地将二人请到一旁。

    裴凉偷偷拿出一锭金元宝,想塞到那长官手里通融通融,岂料那人是连连摇头:

    “不是兄弟不帮,眼下成都城内忧外患,新来的钦差刘大人下了严令,不允许任何一个没有文牒的人出入城池,这可是掉脑袋的事。”

    听人家如此说,裴凉知道混进去是没希望了。只得问道:“敢问军士大哥,这通关文牒怎么获得?”

    “这是由你们所居城池的官府派发的,盖了官印的,没有这东西,在城里寸步难行,不知二位从哪里来?”

    “我们来自临江府”

    “哎,怪不得,这几天有很多从临安来的都进不了城,知府都跑没影了,难啊”

    “那如何是好”

    “办法倒有一个,如果二位认识城里当官主事的,只要打声招呼,自然可以进来”

    裴凉正要接话,夭娘把他拉到一旁,低声说道:“这么麻烦咱们不进去了。”

    裴凉道:“只有成都才有直达玉京的船,渡口就要成都城里,绕不过去。”

    夭娘眼珠子一转,悄悄说道:“你武功那么厉害,咱俩飞进去!”

    裴凉笑了笑,点头道:“飞是能飞进去,但没有文牒,住不了店,坐不了船,也没用。”

    夭娘白了裴凉一眼:“你是不是打好主意跟随姓吕的女人进去?”

    “也只有这个办法了。”裴凉抓了抓头。

    夭娘又拧了他一下:“我就知道你对你那老相好念念不忘!”

    “你可别败坏人家名节了。”

    裴凉刚叹了口气,就看到夭娘怒目而视。

    ———

    客栈之内,裴凉点了一桌酒菜,夭娘洗完了澡,裹了一件浴袍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裴凉喝着小酒,就着一块酥黄的炸鱼,咬在嘴里嘎嘣脆。

    夭娘甩了甩湿漉漉的头发,凑了过来:“姓裴的,你说是鱼香还是我香?”

    裴凉嗅着夭娘的体香混杂皂荚的清香,目光依然盯着那盘炸得外焦里嫩的黄鱼:

    “你不知道,过年在我们村如果哪家能炸上一条鱼,整条街的孩子都会趴在他家墙头嗅上半天,那香气,都能把人带走喽!”

    “你肯定是最馋的那一个。”夭娘点了一下裴凉的脑袋。

    “我也是口水流的最多的那个。”裴凉接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炸鱼那家会分给你们一个鱼头或者鱼尾吗?”夭娘好奇问道。

    “想什么呢”

    裴凉笑着摇摇头:“那他娘都恨不得把鱼刺嚼烂了吞进肚子里,能给你?碰见不是玩意的家儿,味儿都不给你闻,拿着扫把就出来撵。”

    “你现在有了武功,想要什么都能得到,老天爷也算待你不薄。”

    夭娘抓起一块炸鱼嚼了起来。

    裴凉闻言,沉默片刻,仰头喝尽杯中酒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