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四章 思想的升华-《一个人的抗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停顿了一下,吴铭继续说道:“我没想到rì本人会是这么个状态,以前老是相信某些人的言论,说什么rì本国内的人民大多是好的,不过是受到了军国主义的毒害,现在嘿嘿。”

    “大概是他们不了解实际情况?”郑苹如回答道:“再说,你是从哪听到这样的言论地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记不得了。”吴铭摇了摇头,“这些rì子我读了点历史,竟然发现在中rì两千年的交往中,中国与rì本之间,中国人民与rì本人民之间似乎从来就没有过平等友好的关系。什么一衣带水的邻居。有着悠久的世代友好的有中国特sè。都是他妈的在骗人。”

    “唐朝是有遣唐使的。”郑苹如说道:“你是不是有点太偏激了。”“中国强盛时,rì本人是中国人的门生。中国衰弱时,中国人却沦为rì本人地刀下鬼。”吴铭使劲拍了下船上的栏杆,愤愤不平地说道:“虽然我只是匆匆浏览,细节没有细瞅,但给我的印象就是如此。”

    郑苹如沉默了半晌,无奈地一笑,“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思想方法和道德准则去估量别的民族,不能假定别的民族有着和我们类似地善恶观念,rì本人地行为好象无法理解,这只是我们研究的不透,我们应当从他们地行为总结出他们的习xìng,研究他们思维和行为的规律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不从实证态度出发,总是以自己民族的善良宽厚来看待他人,这亏吃得太多了。”吴铭叹了口气,“你的rì文读、说能力比我强,搞来的这些rì文资料还是由你来翻译,这个职业比你当特工要有前途,而且对民族国家的贡献也要大很多,希望中国以后不要再走老路了。”

    郑苹如点了点头,说道:“这是很耗费时间的,还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场所,你想好地方了吗?上海,香港,国统区…”

    “上海肯定不行。”吴铭扳起手指,一一分析道:“香港是英国佬的地盘,恐怕英国佬害怕rì本人,不会让公开发行的;国统区呢,条件好象不太好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我的意思是先用手头的资料尽快弄出个东西来,jǐng醒一下现在的国人,然后再慢慢补充,最后弄出一本完整的。”吴铭慢慢解释道:“而且这个工作不会局限于南京大屠杀,只要是rì本人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罪恶,以后都要搜集,用血淋淋的事实来教育这一代和下一代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法子不错。”郑苹如赞同道:“要想尽善尽美恐怕等打完仗也编不出来,我看就把编成号,以第一本,第二本,这样的形式慢慢增发。”

    吴铭伸出大拇指,赞扬道:“果然有学问,快赶上我老婆了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。”郑苹如轻笑着,“是不是在嫂子面前觉得自卑,所以才在外面鬼混不回家呀?”
    第(2/3)页